首页 >> 快讯 >

我国深海首次发现古代沉船 一号沉船提取瓷器多来自景德镇 环球微资讯

2023-05-22 19:13:50 来源:封面新闻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瓷器(图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文博中国)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最近取得的重大进展。于2022年10月发现、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的两处古代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时代比较明确,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对研究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等,具有突破性的贡献。

5月22日,作为本次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调查工作的三家实施单位之一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其馆长辛礼学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这是我国首次在深海考古领域获得如此大的进展。同时,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在科技运用上的突破,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深海考古即将开启新的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瓷器(图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文博中国)

提取的瓷器多来自景德镇

原木保存较好或来自东南亚

2022年10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及海南文博单位共同设立的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在做好了充分准备以后,于2023年5月20日启动考古工作。

辛礼学馆长告诉记者,目前的考古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5月20日至6月10日,布置考古基点,摸清现场情况,为后续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第二阶段从8月到9月,第三个阶段在2024年3月至4月,两个阶段分别需要大约20天的时间。三个阶段将分别进行15个左右潜次,用总共近50次的潜次,对地貌、水文、沉船分布等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提取部分文物上岸。

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原木(图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文博中国)

在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超过10万件的文物,其中大多都是瓷器。辛礼学介绍,就目前提取的瓷器而言,大多产自景德镇,也有部分龙泉窑的瓷器。

而西北陆坡二号沉船中,则发现了大量的保存情况较好的原木和少量瓷器。考古人员认为,这些原木可能来自东南亚地区。

辛礼学解释,古代中国从东南亚进口的普遍是珍贵的硬木,例如紫檀、柿木等等,用来制作家具等物品。“普通的木头在海里这么多年,大都会腐朽。但这一次在沉船二号发现的原木保存完好,也是因为硬木质地坚硬,抗腐蚀性好。”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提取了一小截原木进行鉴定。原木究竟是何种树木,又是从遥远的何处而来,相信不久就能得到答案。

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

明代海禁制度下的大型货船

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实物资料

“考古有补史、证史的作用,历史的记载是少数,通过考古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古代生产、生活、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辛礼学说道。明代洪武年间,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朱元璋下令实施海禁政策。自此,明代的海禁制度或松或紧,直到1567年才被废除。虽然明朝政府明确下达了禁海令,但是海外贸易却屡禁不止。正德年间始行的抽分制,使明朝政府在海外贸易中有了真正的税收。这一次西北陆坡两艘沉船的发现,就为学者研究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资料。

“这两艘沉船的时间相距不远,从出水文物来看,一号沉船是明中期正德年间的,二号沉船是弘治年间的。其中,一号沉船中还有很多高级别、非常珍贵的瓷器。为何在官方明确禁止的情况下,还会有如此大规模的货船?这两艘沉船究竟是何性质?这些,都要依据后续的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判断。”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载人潜水器备受瞩目

开启深海考古新篇章

在本次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乘坐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无疑是最受人瞩目的焦点之一。辛礼学提到,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拥有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和4500米级的“深海勇士”号,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先进的设备。

辛礼学介绍,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前期主要是在沿海、岛礁等范围内开展,水深都在30米以内。“30米深的海域是很小的一部分。以南海为例,南海的平均深度在1212米。按照30米深的海域来算,90%以上的海域我们是不能了解的。所以这一次深海考古工作的开展,在我国深海考古工作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辛礼学说。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

返回顶部